2005年4月6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向“零存整取”的腐败开刀
赵畅

  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院长左铁钏教授,将科技部门某些基层干部腐败形象地概括为“零存整取”的腐败。她解释说,一般科研项目拿下来,“进贡”也不是在竞标的那几天,而是今天送点小礼,明天送点小礼,到大项目竞标的时候呢,就相当于在基层干部那里“整取”回来(3月23日《人民政协报》)。
  科技部门中某些干部之所以能够制造“零存整取”的腐败,是因为他们“掌握着许多与一般科技人员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重要项目”,官虽不大,但权力不小,故对项目竞标者而言,只能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了。是啊,见了佛哪有不烧香磕头的?否则,到时准让你难堪。
  必须看到,这种腐败声势不大,也不易察觉,但涉及面很广,活动很频繁;虽不是主流,但非常普遍。如任其泛滥,必然影响科研项目竞标的公正性,影响科技工作本身的严肃性、权威性,必然严重败坏党风和公务员的声誉,并阻碍干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科技部门某些基层干部之所以敢接受“零存”搞腐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侥幸心理作祟。他们认为,尽管收礼次数较多,但毕竟每次所收之礼都是“小礼”,自己不会出什么事,可最终得到的却是大实惠。这种既安全又实惠的事,怎能不干?
  毫无异议,铲除“零存整取”的腐败现象,除了要结合当前全国上下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我们的干部既要“干事”又要“干净”之外,更要从源头上杜绝“零存整取”这一腐败现象的产生。也就是说,科研项目的竞标应过好评审关,要在回避原则的基础上,从管理部门、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业等不同领域、不同部门认真遴选评委,并注重吸收企业、经济部门的专家和科研一线中青年专家参加评审。要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杜绝人为干扰因素,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回归科研项目的公正性。此外,对那些心存侥幸的人,对那些好接受“零存”搞腐败的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尤其是对那些屡教不改、顶风作案者,更要从严查处,以儆效尤。
  科研项目竞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科研成果的二次创新和推广,而行业与产业的技术进步,需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以及包括技术工人和农民在内的众多“小人物”的参与,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铲除“零存整取”的腐败,确保科研项目竞标的公正性,从而真正将科技进步引导落实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落实到促进行业和产业发展上,该是其题中应有之义。